玩家必知“微信玩牛牛炸金花房间卡游戏怎么玩”详细分享开挂教程
5
2025-04-16
微信游戏中心:炸 金花链接房卡微信分享下打开微信 ,添加客服【10071760】,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搜索“微信炸金花房卡” ,选择购买方式 。完成支付后,房卡会自动添加到你的账户中。
第二也可以在游戏内商城:在游戏界面中找到 “微信牛牛,斗牛链接房卡 ”“商城”选项 ,选择房卡的购买选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房卡类型和数量,点击“立即购买”按钮,完成支付流程后 ,房卡会自动充值到你的账户中。
第三方平台:除了通过微信官方渠道,你还可以在信誉良好的第三方平台上购买炸金花微信链接房卡怎么搞 。这些平台通常会提供更丰富的房卡种类和更优惠的价格,但需要注意选择的平台以避免欺诈或虚假宣传。
购买步骤:
1:打开微信 ,添加客服【10071760】,进入游戏中心或三分钟讲解“炸金花微信链接房卡怎么搞 ”获取房卡教程
2:搜索“炸金花微信链接房卡怎么搞”,选择合适的购买方式以及套餐。
3:如果选择微信官方渠道 ,按照提示完成支付,支付成功后,房卡将自动添加到你的账户中 。
4:如果选择第三方平台 ,按照平台的提示完成购买流程,确认平台的信誉和性。
5:成功后,你可以在游戏中使用房卡进行游戏。
注意事项: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 ,权威,专业,及时,全面 ,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六里投资报
睿郡资产首席投资官王晓明,近日在一场线下访谈中,围绕中国经济与市场 ,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
王晓明首先明确了当前投资的大背景——
权益投资机会成本很低,在降息的宏观背景下,能够获得稳定收益的东西会越来越少 。
因此 ,基本思路就是仓位必须得高;
其次,应找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价值不容易发生损毁的“锚”。
这个“锚 ” ,越早认识到,越早持有,就越早受益。
过去两三年 ,红利资产就是这样的“锚”之一,
因此,在市场逐渐形成共识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钱向这一方向汇聚;
而2023年、2024年不断创新高的黄金也是同样的道理——拿着黄金 ,它就是你心里比较安心的“锚” 。
尽管红利类资产在今年的表现略有落后,王晓明认为,获得绝对收益依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更好的选择是 ,在当中去挑选稳定中兼顾一定成长的红利企业。
比如睿郡前两年重仓较多的通信,
在当前算力需求爆发的时候,这些企业同样在迎接时代的红利 ,同样存在增长的机遇。
而在科技领域,在此前港股互联网估值普遍极低的情况下,睿郡对互联网进行了增持;
对这类资产 ,王晓明表示,观点依然是持有,现在还没有到适合去做判断的时候——
因为今天这个时间段 ,去判断未来AI谁会胜出是很难的,很难看明白 。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精选了王晓明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机会成本越来越低
基本思路是仓位得高
问:您的组合在过去三年都没有怎么大变动的情况下,最近变化很大。想请您跟大家分享一下,组合大的调整的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 ,做了哪些调整?
王晓明:首先,过去几年,我一直都这样讲 ,投资的机会成本是很低的。
2019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性地遇到一些问题,所以 ,整个利率的中枢跟美国实际上是反过来的 。
美国在2021年之前,甚至2023年11月份之前,它都属于一个通胀很厉害的加息通道。
而我们面临房地产 、债务等等很多问题 ,它是一个降息的通道。
在一个降息通道的宏观背景下,这就意味着你能够投资的风险很小的、稳定收益的东西,会越来越少 。
更远一点回溯 ,从2018年以后,高息的、风险小的信托 、高息的理财、高息的固定收益产品,实际上是越来越少的。
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们认为 ,权益投资的机会成本是越来越低的。
所以,我们在2019年以后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仓位得高;
第二 ,你得选择一个锚。
这个锚的概念就是说,相对而言,它的价值是不太容易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产生损毁的 。
所以 ,这是我们很重要的思路。
从去年到今年这个时间段,我们组合的结构、方向也有所调整。
这个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市场的判断 。
我们觉得 ,经过2021年 、2022年、2023年,甚至2024年全年,它也是一个风险不断释放的过程。
到了九月底 ,市场突然在外部政策的支持下出现这样一个大的波动。
这个波动作为一个分水岭,可能股票市场的调整已经接近结束的时间段 。
第二个,到了九月底这个分界点以后,市场的风险偏好在慢慢提升了。
你在这个市场上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呢?
原来 ,大家对市场不太关注,现在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了。
第三个,股票市场上 ,过去两三年当中一直跌、没有人敢问津的一些行业板块,它开始反弹,
尤其是以科技为代表的 ,包括机器人、半导体 、智能驾驶等等 。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市场的风险偏好是明显提升的。
围绕风险偏好提升这样一个预测,我们在整个市场结构当中 ,也会往这部分上去做一些转移。
持仓开始有了变化
增持互联网板块
问:您的持仓其实从2022年到2024年,都是非常偏防御型的,但最近有了一些比较积极的一些变化 。
王晓明:主要就是科技这个板块。
科技板块当中 ,我们增持比较多的,就是互联网这个板块。
一个是,经过2021年到2024年连续三年左右的时间当中,美股一直在走慢牛 ,
钱就不断地增加在美国这边的配置,包括很多资金选择撤离香港。
降低整个中国组合配置的钱,从2021年到2024年也越来越多 。
所以到了2024年年底这个时间段 ,
代表性的这些互联网龙头公司,它跟美国所谓的“Mag 7”相比,估值是显得相当便宜的。
比如**在起来之前 ,它只有10倍的估值,**可能只有12倍的估值。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把估值差拉得足够大了以后,我们这边反弹的动力就增强了 。
当然 ,经过从春节前后的涨幅,大概我们能赶上美国“Mag7 ”在去年一整年的涨幅。
尤其是最近美股当中一些龙头股票有所调整,调整以后 ,更是让我们把去年一年的涨幅跟上来了。
中国科技
有自己的亮点
问:之前您聊到,中国经济仍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地产、债务 。在这一轮AI科技驱动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您怎么看?
王晓明:对整个科技板块 ,大家感受更明显的是在春节以后,好像DeepSeek模型出来了以后,就感觉中国在AI领域当中也不差。
甚至反过头去看 ,美国人在芯片上围堵我们三年,但是我们在芯片上的进步也很快。
所以,一下子就让大家的信心开始起来了 。
我的理解是 ,其实中国科技层面上的突围,它不是在过去这一两个月发生的事情。
实际上,在过去的10年、20年 、30年、40年的积累当中 ,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间段。
至少,我们可以有自己亮点的地方 。
所以,在我们内部讲 ,这次DeepSeek的技术对中国来讲,至少在几个方面,我们是占有优势的。
从最原始的算力芯片上面,我们跟别人还有差距;
基础模型的研究和先进程度上面 ,我们可能也有差距。
但是,中国至少在几个方面,是能找到自己的优势点的。
一个优势点就是在于应用 ,
在场景应用这个层面上面,大家都在讲,2025年可能是AIagent大规模发展的一年 。
在这个领域当中 ,中国是有很强的优势。
对美国来讲,它在AI上面强在供给侧——基础模型、算力芯片,美国的确是领先的。
但是 ,中国在需求端,在应用侧这一端,我们也是会有优势的 。
DeepSeek和最近的Manus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这种观点的一个印证。
就是说 ,DeepSeek在OpenAI开源的基础模型上面,充分利用了中国的优势,我们发展出了一套低成本的数据训练的学习模型。
包括Manus,实际上也是在美国Deep Research ,或者是Artifacts的基础上面,充分利用应用端的优势 。
更多层面上的,中国在科技上的优势 ,在我自己的理解,它是经过过去非常多年的在整个制造业中积累所形成的优势。
比如说,在芯片领域当中 ,全球唯一能够跟美国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竞争的国家,也就是中国。
尽管跟美国的先进制程依然有差距 。
但是你必须得认识到,中国几乎是唯一一个国家 ,能够在这个层面上面跟它形成竞争。
并且,假以时日,也不排除未来中国可能在某些层面上形成超越的可能。
芯片行业是这样 ,生物制药也是这样子 。
你可以从很多迹象上看见,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逐渐形成的这样一个优势——
2024年全年生物医药的并购,当中40%是给了中国企业的。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这个领域当中形成的研发实力 、综合实力,虽然不至于说超过全球领先企业 ,但实际上已经至少可以在一定层面上进行对话了。
所以,中国的科技实际上是在建立在一些基础上的:
一是,我们中国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
同时 ,我们有非常庞大的内需环境;
以及,我们有非常庞大的工程师团队;
这是我们形成优势的很强的地方。
在很多领域当中的变化,它是日积月累的 。
比如说像游戏行业 ,今天中国在全球应该已经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领先的地位了。
这是一个全方位的领先,从初始的创意,到中间动画的制作 ,到后端的服务,可能都已经形成了优势。
我们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未来的AI ,真正哪些企业可以幸存?
我觉得,一定要有场景,要有数据,要有客户 。
这些方面都没有的企业 ,很有可能会被瞬间颠覆。
AI,它是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
恰恰,在广泛的场景这一端 ,这应该说是我们的优势 。
比如说,Tik Tok为什么能够在美国扎根下来?如果没有抖音在中国的实践,这是没法想象的。
我们的SHEIN、Temu为什么能够在美国受到欢迎?如果没有中国电商的实践 ,那是没有办法在美国落地下来的。
2025年,地产可能
在低位上形成均衡
问:地产出清、产能过剩等问题现在是否依然存在?是否依然还会对中国资产存在估值上的打压?
王晓明:依然存在 。
2025年可能到了中国地产出清最后的这样一个时间段。
地产,从2020年以来 ,就是一个去库存的状态。
大概去了四年多的时间,按照我们的统计,它的库存量降低了大概八九亿平米 。
今年 ,有可能在低位的位置上形成均衡。
也就是地产行业当中的供求关系,在今年这一年当中,逐渐开始有一个平衡的状态了。
但是,中国地产真正存在的问题 ,是在于在资产出清这个层面上面。
我们的很多企业,它在过去高速发展以及这一轮的地产泡沫破灭过程当中,僵而不死 ,还缺少一个真正意义上最后的出清 。
那我觉得,这还是会影响和干扰整个中国的宏观经济以及股票市场。
当出清真正开始以后,我反倒会变得更加乐观。
如果你去看日本的案例 ,日本是90年代初的时候,房价开始把泡沫刺破 。
而日本真正意义上的出清,是到了2000年以后才开始。
我也认为 ,在2025年一年就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当这个问题真正开始解决以后,我们对整个中国资产长期价格的表现,包括整个经济 ,会有更乐观的一个判断 。
今天这个时间点,我觉得2025年会开始进入到“最后的冲击波”这样一个时间段。
整体房价反弹为时太早
租售比需回归合理区间
问:我们最近观察到,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销量开始起来了。市场有一种说法是,量先起来 ,然后价格起来,价格起来带动大家的财富效应 、带动消费的意愿 。您觉得这个逻辑通顺吗?
王晓明:这个逻辑在过去的地产周期当中是有效的。
但是,这轮周期 ,大概率很难。
未来的整个中国地产,我觉得可能是结构性的分化 。
怎么讲呢?
底层的投资回报率,决定了地产价格的表现。
比如说 ,房子好不好租?房子的租金回报率能不能够让你满意?
实际上,分结构去看的话,我们还没有到一个底层资产回报率很有吸引力、很有支撑的时候。
大部分地方的租金回报率 ,大概就在1%-2%之间。
理论上,如果接近2%的话,考虑到今天中国的利率环境 ,房价应该就能有支撑了 。
在上海,租金能到2%的房子有没有呢?
有,但大概率是这两年当中跌幅巨大的老破小。
底层资产回报率到2%,这对中国房价的支撑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 ,另外的问题是在于,你能不能顺利租掉?会不会有大量空置的时间段?
空置时间段算上以后,回报率又要降低了 。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的社会了 ,我们的人口结构在老化,城市化进程也到了一个后期的时间段了,
再像当年那样 ,出现房价持续不断上涨的现象就不太容易了。
如果你从结构上看,它一定是结构上可能有机会,但是整体的机会没有那么大。
问:所以您的观点就是 ,房价的企稳至少要租售比合理?
王晓明:对,租售比要到合理范围之内,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
如果没有租售比支撑的话 ,那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适当时间段去减少房产的配置。
所以我认为,整体性的房价出现反弹可能还太早。
结构性的企稳,供需格局好的城市能够企稳,甚至有所上涨 ,都是有可能的 。
寻找市场上稀缺的、
真正意义上的“锚”
问:您对中国资产的信心,从情绪面上 、从政策变化上,都看到了一些很积极的变化。
王晓明:利率不断降低 ,你可以投资的品种越来越少的情况下,
你会发现,这个市场上真正的核心资产 ,它是稀缺的。
真正意义上的“锚 ”,还是稀缺 。
过去几年当中,商品领域当中就是黄金。
大家认为 ,全球的政治格局也比较动乱,还有战争,大家都有债务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 ,拿着黄金,它是你心里比较安心的“锚”。
今天这个位置上面,黄金已经涨到这个水平了 。
视野拓宽,你去看 ,权益类型的资产当中,有哪些东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核心价值不太会产生损毁的“锚”。
这个“锚 ” ,你去越早认识到,越早持有,应该就越早受益。
因为外面的钱非常多 ,大家都没有什么好的投资渠道 。
所以,红利投资其实就是在过去两三年中,沿着这样一个思路演变出来的。
2021年大家看 ,哎呀!还有股息率高达10%以上的股票,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把那么多的钱配置在房产,或者配置在理财上面呢?
所以 ,越来越多的钱朝这个方向转移。
2022年、2023年,一直到2024年5、6月份之前,市场上逐渐对红利形成共识 。
9月份以后,市场的风险偏好提升了 ,红利暂时受到抑制,科技板块开始上升了。
往更长的时间去看,实际上是大家在各项资产当中进行比较 ,哪项资产更值得你去做配置的选择问题。
甚至包括红利当中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年代,它的估值重心也还是会不断提高的 。
国债方面 ,它在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走出了一个大的牛市。
到今天这个位置以后,再想去通过久期获得国债指数上比较好的表现,难度加大了。
它的绝对值就这么一点点水平 ,你想要获得很高的回报已经很难了 。
问:有一部分资金从红利里面撤出来,来到了科技里面。所以红利可能阶段性地跑输市场,往后您怎么看?
王晓明:我觉得 ,(红利)获得绝对收益依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只是说,你最好的选择是,在当中再去挑选。
在整个红利的投资当中,你也必须得考虑稳定性 。
看上去是稳定的红利型企业 ,其实它或多或少都是有增长的。
比如说我们前两年重仓比较多的通信,
你会发现,在今天算力需求爆炸的时候 ,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会发生变化,不是只是稳定没有增长,它也会迎来时代的红利机会。
持仓主要在港股
通信+互联网+生物医药+传统制造
问:您的持仓现在应该是大部分都集中在港股?
王晓明:主要在港股 。
问:港股的话 ,其实这一轮恒生科技指数涨了不少,最近美股跌的也比较多。
有人开始说,中国的科技十强和美国的七巨头相比 ,估值也快到一个接近的位置了,对这个您怎么看?
王晓明:到最近这个时间段,他们之间的估值大概还差20%。
但是你必须也得看到 ,我们选出来的科技十强,当中包括像比亚迪 、互联网企业的腾讯、小米、阿里 、美团等等,还有中芯国际 。
相比较而言,我们的科技含量会比美国“Mag 7”要弱一点。
我一直讲 ,我们是在制造业基础上面形成的优势企业。
包括***,跟特斯拉比,从科技含量上面还是会有差距的;
**** ,跟英伟达比,从科技含量上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
所以,我们跟它之间有一个20%的差距 ,我觉得也有它的合理性。
但是反过来讲,它的无风险利率水平比我们高很多,
因为它的国债利率到了4%多 ,我们现在才2%这个水平。
所以,我们的估值比它便宜,似乎也有低估的成分在 。
再往前面去看的话 ,会不会出现一个“东升西降”的局面?
什么概念呢?
特斯拉,今天我们国内跟它竞争的“军团 ”,从比亚迪到理想,到一些国有的企业 ,
无论是电动化、产品价格、产品设计,还是智能化的程度上面,我们都有可比性。
那对不起 ,你特斯拉就是被严重高估的,我们就是存在一个被低估的状态。
所以,最近市场的交易也在反映这样的问题。
大家就是觉得 ,特斯拉跌了这么多以后,它还有80倍 、90倍的市盈率 。
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企业估值水平就显得便宜很多。
所以 ,要看当中结构的不同,可比类型的公司之间此起彼伏——
如果我们是在上升的,它是在下降的 ,那很显然,我们的估值被低估了,未来我们慢慢赶上,去超过他们是完全合理的。
问:港股涨得比较猛 ,投资人也会担忧说,那我还能不能买,还会不会继续涨?
王晓明:更重要的是我们之前讲的那个大背景 ,就是你没地方可以去,你怎么办?
如果你觉得这个高了,我们问的问题就是 ,有没有之前没怎么涨的?
比如消费,比如红利,比如一些公用事业 ,它是不是值得你转移增加到这方面来配置?
如果值得的话,依然是可以做选择的 。
包括港股的医药,我们龙头Big Pharma企业的估值 ,在港股的话,也都是在十几倍这个水平。
我们的创新药企业,从年初以来就一直受到市场的关注,我觉得他们的估值并没有说是那种明显的泡沫。
行业配置上 ,通信、互联网、生物医药 、一些传统制造业,这是我们组合当中主要的构成部分 。
在任何的时间点上
组合的性价比最好
问:您在宏观上还是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具体到投资组合上 ,您是怎么来结合宏观的认知和微观的研究的呢?
王晓明:我们已经其实比较放弃对宏观的分析判断了,我们内部没有单独设定宏观研究员。
宏观的意义,更多的就是 ,你要理解这个国家在发生什么变化,对投资方面有什么样的启示,主要是在这个方面。
我们更多的还是想从自下而上的角度 ,去找到那些公司,这是我们想达到的一个目标 。
就是说,在任何的时间点上面 ,组合的性价比最好。
所以,我们习惯性的做法就是,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去出发,先去看公司的估值 ,从两三年的眼光看有没有空间。
我们内部研究的时候提的一个目标是,我们希望,
选择的公司在三年的时间维度上看 ,至少要有一个15%(年化)甚至更高的空间 。
以前我们提的蛮高的——
三年,你觉得它跟现在的市值相比,能不能够有一倍的空间?
但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速慢慢降下来以后 ,我觉得有50%的空间也是可以看的。
控制好每一次重要
市场回撤时的风险
问: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控制回撤,您刚刚提到,即使是对宏观悲观的情况下 ,仓位基本上都是九成以上的。过去三年,您的最大回撤只有十个点出头。您是怎么来控制的?
王晓明:其实就是大的方向看明白了,就这么简单 。
说白了 ,过去几年,你要是沿着2019年、2020年的思路,重仓持有当时热门的股票,那损失就大了。
反过来讲 ,如果你在那个时间点能够比较大比例地切换到防御性成长,
或者是偏红利型的、高股息的资产上面来,你的风险暴露就会小。
就是这么简单 。
所以 ,第一个,是你对这些事情的预见。
第二个,有一些方法 、手段要充分叠加使用起来。
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实践 ,应该说,在私募当中,还是蛮广泛的 。
什么概念呢?
多资产类别 ,比如可转债,在我们组合当中应用得非常多。
同样的股票,有转债 ,我们可能会优先考虑转债,因为转债的风险收益特征会比股票更安全。
除了转债以外的话,我们在气囊、雪球这些金融衍生工具上的使用,也是比较广泛的 。
比如针对个股的气囊、雪球 ,
最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针对港股某一家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股票,我们打算买;
那我们是买了一部分股票 ,同时我们又开了一部分气囊。
好处就是在于,万一我看错了,往下跌的时候 ,往往跌幅在20%、30%范围之内的时候,这个风险我是不承担的。
涨的时候,30% 、50%不等——对每个股票 ,券商开出气囊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30%、50%范围内的收益归我,但超过以上部分的收益就归券商了 。
通过这样一个叠加 ,就是既买正股同时又买正股气囊的方法,整个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就会改变。
万一我看错了,我的风险暴露很小,
我看对了 ,前面30%、50%归我享受,后面的收益我让渡出来。
也就是说,我们用一些金融衍生工具的方法 ,让组合的波动更加小。
我们的理念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什么呢?
就是,如果想要长期累积一个高净值 ,那就一定要做到,在每一个重要回撤中,风险控制相对较好 。
你不需要跟随别人判断市场上的一些热点是什么 ,你的目标是很清晰的,
就是在承受小的波动下获得绝对收益,这是你的目标。
只是说 ,你要怎么样让进攻变得越来越强,防守变得越来越强,这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平衡。
如果你单纯只是去考虑今天市场的风格,热点在什么地方 ,你很难把这件事情做好 。
炸 金花链接房卡微信分享下 玩家攻略“链接炸·金花房卡从那里买”获取房卡教程:https://www.krqz.com.cn/kuang/44741.html